第(3/3)页 “若骨生石斑,可寻地脉玉髓淬炼,辅以洗髓草熬制药浴,连浸七日,可消斑驳,复归玉质。” …… 如此这般,比比皆是! 陈清越回忆越是心惊! “《海岳残卷》虽比太初仙朝的功法完善,可终究是残本,有许多细节缺失,修行时全凭师父口述和自己摸索。如今竟被‘陈虚’补全了大半!”他转念一想,“也对,此人天赋见识俱佳,又得清净参悟,自然事半功倍。” 再观那近乎补全的第一境要点,更是欢欣。 “这些补全的要诀,正好可教大螯小鳐入门,更可作为隐星门镇派根基!” 再看《太岳通天诀》,更是惊喜。 此功的第一境的修行要诀,虽仍显粗陋,却已融入《海岳残卷》精华: 原本只强调“山势厚重,需以刚猛之气冲关”,如今却多了“刚不可久,需辅以绵长之息”,融入了“刚柔并济”之意。 “假以时日,若能将《太岳通天诀》彻底完善,传于现世,我隐星门岂非又多了一部镇派功法?更能如大宗一般,分化出专修支脉!” 不过陈清在振奋之余,很快又冷静下来。 “终是梦中所得,需验证后,再传门人。” 想着想着,一段陌生经文忽然自心底浮现: “海纳百川,浩渺无垠;云蒸霞蔚,气化万千……” “水行至柔,却可穿石;云雾无形,却能遮天……” “修行此法,当如沧海浩渺,包容万物;又如云霞变幻,无拘无束,因此此功可称《浩渺经》。” “浩渺经?!”陈清猛然回过神来,“这不是徐昭缨所修功法吗?梦中身从何处记来的?” 正思索间,忽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。 “陈道友,可在静修?” 一道女声响起,赫然是徐昭缨。 陈清收敛心神,起身开门。 门外徐昭缨一袭白衣,手持长剑,眉目如画,却透着一股凌厉之气。她的目光在陈清身上一扫,微微讶异:“道友修为又有精进?” “略有所悟。”陈清含糊应答,暗中梳理记忆,随即暗惊。 距上次入梦竟已过去了一年半,在这期间,因徐昭缨时常来访论道,交流间,使他记下了《浩渺经》部分要诀。 “不愧是你。”徐昭缨笑道:“吕老说得没错,你果然是个修行痴人,连公主归来这等大事都不关心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