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去!把今儿收回来的草籽搓喽!做蚊香的药草放灶台边烘上!别跟个女人似的,拈轻怕重的。” 张大海不敢回嘴,乖乖的做起事来。 不大会儿,张大山和许氏回来了。 张大山把背篓里买的东西拿去灶棚。 嘴里报着账:“还好盐没涨价,还是一吊钱一斛。肉就涨得离谱了。您瞧这条肥肉,花了五吊钱!换以前,都能买头猪了!这谁能吃得起?” “今儿卖了十吊钱,就花了六吊。只剩四吊十文了。”张大山把钱袋子递过来。 “今儿直接没有看到卖鸡蛋的。哎!这年头,那精贵的东西,就算卖也不一定有人买。卖不出去,还得花摊位钱。家里有的,还不如留着自己吃了,很少拿出来卖了。” 许氏忙在一旁开口:“娘,今天我们只卖了十吊十文钱,剩下的米面,我都给鱼老伯了!他没生意可做。家里还有几个孙儿。儿子又要念私塾,做不了活。怪可怜的。” “我想着,咱家以后不去摊摆了,就多给了些。” 许氏是个心善的人,别人对她一分好,她能回以十分。 这点林桃心里也清楚。 点了点头,啥也没说。 把手里的四吊钱拿回屋去,放进了大黑布袋子里。 可没买着鸡蛋,肉又吃不起。 总不能老到山里逮山鼠吧! 那玩意,若不是实再不得已,谁会愿意吃。 三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年纪,这事,还得解决。 林桃从堂屋出来,问道。 “爹娘?咱屯子里,有哪些人家,家里养得有鸡?或者卖鸡也成。” 张家二老大眼瞪小眼,半晌才回过神来。 “咋?你这是要干啥?” “家里三个娃,得吃得好些!五吊钱的肉确实太贵了,不如买鸡蛋,或者咱自己养几只鸡下蛋也成。” “养鸡?人都不够吃!哪有给鸡吃的东西?” “你二老这话,可不对啊!我没饿着你们吧?再养几只鸡也不在话下。” 这大旱的天,能这么说话的,不是疯子,就是家财万贯的。 张家二老地视着直摇头。 “大海,草籽搓完了,把草拿去喂牛。别每次都堆在那就不管了。” “堆这,阿爷阿奶喂不就好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