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为了安抚二老的焦虑,林桃当即同意买了。 张大山忙叫唤:“好了阿爷,咱那七分地,能种这么些吗?” 二老不理会张大山,挤在人群里,一边抢一边选。 那架势,你想想超市做活动,一块钱一卷纸的时候,简直一样一样的。 别看张家二老平日里,走路佝偻着背。 说话有气无力。 往往在这种时候,全天下的老人都一样! 勇猛之势不输张飞! 张大山心疼钱啊。 “娘,十文钱一个的土豆,就是金豆子,也没这么贵吧?你快劝劝,让他们别再买了。” “行了闭嘴!没瞅着你阿爷阿奶买的是个开心吗?做儿女孙子的,花点钱咋了?” “花点钱?这是花一点钱吗?” 当时,可不止张大山这么想。 旁边买土豆的,路过的,听了这话,都多看了那妇人几眼。 瞅着也不像家财万贯的样子。 话说使银子,这口气也太大了! 合着买着高价的土豆,就为了让两位老人高兴,玩呢? 等二老选土豆的当口儿,林桃又去隔壁卖衣裳棉被的地儿。 给文家爷孙两各买了一床薄棉被。 之所以买两床,是因为文家小子陪读,得带一床去私塾不是。 回来的时候,二老选了整整两背篓。 摊贩这么一数,整整两百三十二个。 “两、两百……”张大山险些昏厥。 林桃付了二两又六吊二十文钱,让张大山赶着牛车回家了。 一路上,就听二老嘀咕着。 “希望这土豆出芽率高。” 林桃很想说,单单出芽率高,有毛用啊? 就老张家那六百多平的贫地,土不肥不说,还在背阳面,日照还差! 种东西,也得考虑因地制宜吧! 回去,她还得好好盘算一下。 到了家,二老忙活着育芽的事。 林桃也把银子算了一下。 前个月卖了蚊香后,剩下五两又三十七吊三十文。 这个月卖蚊香,也挣了五两银子。 就是十两又三十七吊三十文。 给文老头治病,花了两吊钱。 又给文凛交私塾生活钱,每月两吊,两个月就是四吊。 还花了三十文钱,让二妮从吴郎中那买了些整人的药,让文小子带去私塾。 头一个月,给家里添了薄棉被四床,四吊钱。 今儿又买了两床,两吊钱。 一月前,还花了二十个铜板买了两条鱼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