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不知从何时起,晚饭过后,老张家院子里,都会传出读书声。 这在张家屯子,揎起了轩然大波。 “你说这张家,想干嘛?勒紧裤腰带,送张小胖念私塾,就算了。现在还连赌棍,木头和为非作歹的二油子,都念起书来了?难不成,林氏想让家中男丁都去考官?” 旁边婆子拍着手上的土。 “哎哟,这叫广撒网,多捞鱼!不过……哈哈哈哈,就张家那四个奇葩,能中就怪了!”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。 就跟听了天底下,最好笑的笑话似的。 “哎!前些天我瞅见,张家人上山挖荆条。你说,她家挖那玩意干啥?” “能干啥?吃呗!你想想,就她家那七分地,能种出够一家人吃的东西?林氏还不得,跟以前一样,天天上山挖吃食。” “可那糊嘴的玩意,难吃不说,吃多了,还得拉稀呢!” 两个婆子说着各种猜测,在村里分道扬镳。 “娘!您别听吴婶子瞎说。张家挖荆条才不是吃呢!我听大妮说,那是卖给有钱人家的!” 妇人瞪大了眼。 “张大妮给你说的?” 八九岁的小女娃点头。 旁边的小男娃,也开口道:“是真的。前些天,我们还看见,张家拿牛车,把荆条拉出村去。” 妇人抹干尽手上的土,在小女娃耳边嘀咕起来。 二十多天早出晚归的强劳动,张家人被林桃强制休息了三天。 这天晚上,林桃睡在炕上,又在心里算起账。 之前剩下三十九两五吊三十文。 完成杨家定单,收回尾款一十二两。 又拿出四两分出去。 现在还剩下,四十七两五吊三十文。 做好的四十七块肥皂,出了五块。 拿去摆摊?林桃深思起来。 次日一早,张大海穿了一身‘新’衣裳,还换了布鞋。 头发也梳得跟抹了油似的。 “哟,三叔这身打扮,是要去做啥呢?”余氏打趣到。 张大海跑到林桃面前。 讨好道:“娘!我想去县城转转,兴许能再接到像杨家那样的买卖呢?” 二十两一单的买卖,可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