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众军士打马而去,但见西栖城楼之上,架着一口大锅。 一匹马,被挂在城楼楼角上。 那削肉下锅的,不是别人,正是林桃。 今儿一早回了自家宅子,她洗去身上血迹,就把张小胖叫到了城门这边,来处理马肉。 省城里,飘荡着马肉的香味。 都不用徐六派人去挨家挨户的喊,大伙都闻着那股子味,跑来凑热闹。 还没到饭点,小娃们就端着碗排起了长队。 许氏和两个妮子,帮着打食。 打到酱爆干锅马肉的娃娃们,一群一群围坐在城门旁边,吃成一团。 张家二老还怕孩子们吃不得辣,在家里磨了豆浆让张宝山他们抬来城门边。 想喝的直接拿碗去舀就是。 妇人和老人们,找到马肉,和自家小娃坐到一块。 一边吃,还一边催促:“别顾着玩!赶紧吃饱了肚子,回宅子里种地去!” “可、可是我,还想吃一碗。”小娃娃嗍着手指头。 妇人抚着小娃的头顶,把自己碗里的肉,往那拳头大点的小碗里赶。 “娘分些给你。那大锅里的肉啊,得留给军营的叔叔们。让他们吃得饱点,才能有力气,保护我们!” 小娃懂事点头,把自己碗里的肉,又倒回他娘碗里。 “娘也要多吃点,才有力气种地。要是爹爹还在,娘、娘就不用做这么重的活了。” 小娃越说鼻音越重。 瘦弱的小手,抹了抹脸。 再抬头时,脸上扬起的是笑。 妇人眼里含着泪:“活不重!放心,娘做得完。” 张老爷子路过听见,转身牵起那小娃。 “想吃就吃!去找你大胖哥哥!你是男子汉,多吃些赶紧长大,好帮你娘做活。” 妇人满眼感激,望着张老爷子的背影。 如果不是张家婶子和徐六爷,她就想带着孩子,随他爹去了。 看到张家婶子以后,她看重燃了希望。 她一定也可以,像张家大婶一样,把孩子养大。 …… 城楼之上,林桃涮着马肉。 “果然,还是现宰的肉,最好吃。” 文叔只吃了蔬菜,一片肉也没夹。 徐六吃得满头大汗,把头鍪(头盔)取下,抹了一把的汗水。 嘴里“哈嘶哈嘶”个不停。 “婶儿、蛰、蛰哈呲、嘶、就、蛰是、有碟啦。” 徐六被辣成了大舌头。 “这就叫辣?” 林桃瞥了眼没出息的徐六,夹了一大快肉,塞进嘴里。 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