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七章正德坑弟诛刘瑾-《大明皇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没想到消息传播的这么快,这么隐秘的消息,他原以为只有自己才知道,没想到在座的都收到了消息,这实在有些丢人。

    正在尴尬的时候,吏部给事中周维赶紧出来打了个圆场:“呵呵,国安兄只是开个玩笑,大家都是同僚,伯约兄别往心里去。说起这位齐王实在是让人看不透啊!军机处说是负责协助皇帝处理紧急军务和政务的临时机构,怎么听上去像是又一个内阁,不过至今没啥动静,这闹的又是哪一出?“

    一个年轻的给事中问:“周大人,您是老前辈了,消息灵通,有哪些人在军机处挂了职,闲来无事,要不然说出来让大伙听听。大家也可以琢磨琢磨,只要看看进去的是哪些人,怎么样也可以猜出这军机处的重要性。”

    赵湘也附和道:“言之有理。军机处到底起什么作用,大伙儿一时也摸不清底,延长兄是老前辈了。有很多同年在翰林院,应该知道一些消息。说出来分享一下,大家也可以分析分析。”

    其他人也纷纷附和,周维倒也不矫情,痛快的说道:“行,既然大家都有兴趣,咱也不藏着掖着,反正这也不算啥机密。据我所知,除了齐王以外,西涯先生榜上有名,还有杨廷和、靳贵、蒋冕这三位,另外还有成国公朱辅,英国公张懋,除此之外,军机处设了两个部门一个是参谋部、还有一个政务处,大部分是从登莱调来的官员。哦,还有一个人,魏国公的孙子徐鹏举,据说担任齐王的秘书,我知道的大概就是这些了。“

    大家陷入了沉默,一个个琢磨这其中的奥妙。见大家不吱声,周维又亮出了一个底牌:“我再给大伙儿透露一个秘密,据说,所有的军机处大臣,都会在职衔上加一个预机务的称号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这可是真的?”

    众人一片惊呼,不可思议的盯着周维看,只见他郑重的点点头,众皆哗然。预机务可是阁臣专有的头衔,有了预机务的头衔,就是内阁辅臣,即使你是大学士,没有这个头衔,那只不过是普通官员。这有点像后世中央的常委,可以参与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决策。

    这些人开始议论起来,杨廷和、靳贵、蒋冕这些人有了这个头衔倒无所谓,不过就是内阁增加了人数而已。可成国公朱辅和英国公张懋也有了这个头衔,这意义可不简单了,这说明打开了武勋进入内阁之门,这可不是个好现象。

    朝房里一时间静默下来。这一帮给事中,就周维年纪大一点,有四十多岁,余下的皆三十出头,平常在一起合署办公,相互之间算是知根知底,对待勋贵的态度不用问,大家的立场肯定一样,那就是勋贵们享受富贵可以,但千万不能插手朝政。

    赵湘问:“延长兄,李首辅、焦次辅他们几位内阁辅臣如何说?难道他们眼看着木已成舟?”

    周维摇摇头,说道:“我暂时也不知。你们看,今天的会揖四位阁臣都去了豹房,现在还没有回。多半和此事有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这有违祖制!”刘铭忽然冒出一句,咬牙切齿地说道,“预机务,这是阁臣才有的职衔,王爷、勋贵啥时候也可以被授予这种权利,参政议政了。我们绝不能答应……”

    其他人也纷纷附和,表达着自己的不满。正在这时,忽听得走廊里响起重重的脚步声,顷刻间只见书办杨亭走进朝房来报告:

    “首辅先到了。”

    李东阳一进门,大家都注意到他有些憔悴。相互看了一眼,众言官先已肃衣起立,一起向他行了官礼。李东阳很随和,挥手示意大家坐下,自己也拣正中空着的主人位子坐了。

    李东阳平素不拘礼仪,待人也不苛刻。这些门生都很跟他比较亲近。但今日他们也看出座主心情不甚好,眼角密如蛛网的鱼尾纹越发的深刻,连眉头也皱到了一起,显得心事重重。

    一俟坐定,李东阳朝门生们扫了一眼,勉强笑了笑,道:“嗯,方才在走廊听得里头叽叽喳喳甚是热闹,如何我一来,就变得鸦雀无声了?”

    首辅一来,尊卑定位。周维挂衔的吏科都给事中乃六科给事中之首,因此轮到他来答话。他欠欠身子,毕恭毕敬答道:“学生们在议论军机大臣授预机务一事,思量着如何交章弹劾,这毕竟有违祖制!”

    李东阳微微颔首,脸上却不动声色。大家看不出他的态度,都在心中暗自揣测。半晌,只听李东阳幽幽说道:

    “你们要上章弹劾,不谷不会干涉,这是你们的权利。不过,本辅今天要提醒你们一句,弹章中最好不要拿祖制说事,否则适得其反,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”

    “首辅,何至于此?这本来就违背祖制啊!”赵湘追问。

    李东阳瞥了他一眼,又环视一圈,见大家疑惑的眼神,叹了口气回答说:“皇上刚刚说了,如果谁以后还拿祖制说事,他一定满足大家的心愿,彻底恢复太祖洪武皇帝时的祖制,希望大家喜欢。”

    “啊!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人一片愕然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德二年九月京城里似乎喜事不断,月初的北地献土大典过去没有多久,久旱的天空也开了眼,连续几场秋雨下来,让干枯的大地也有了一点生气。

    紧接着又迎来了齐王的婚典。把京城的吉庆气氛推到极致。早在弘治二十年,由皇帝和皇后主持,就为朱厚炜选定了王妃,魏国公徐浦的小女儿——徐芊芊。经多次磋商,最终确定了九月十九日作为大婚吉日。

    齐王成亲,朱厚炜又是当今皇帝唯一的亲弟弟,婚礼自有非常繁杂的规仪,皇帝朱厚照和张太后委托李东阳全力操办,李东阳很上心,亲自到女方家里提亲,英国公张懋被任命为纳采问名使,李东阳被任命为纳采问名副使。

    前前后后忙乎了近十几天,终于完成了这一盛大的庆典。不过,让人意外的是,这场婚礼虽然豪华热闹,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那五十多辆马车,也就是从这次婚礼以后,京城里马车逐渐开始取代轿子,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,而且一发不可收拾。

    婚礼后,这五十多辆马车无偿分配给了内阁和六部长官作为专车使用,起到了一种广告效应。而与此同时,叶良辅管理的四海车行在婚礼的同一天开业了。

    整个北京城一下子多出了三百多辆名叫出租车的马车,挥手即停,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出行。没有人注意到,北京城郊外的运河边,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。

    而军机处成立以后,一直似乎都没有什么动作。平素里那些军机大臣偶尔开一两次会,神神秘秘的,很少有消息传出来,也看不出什么大的动作,在朝堂上似乎没什么影响力。时间长了,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部门的存在。

    刘瑾最近春风得意,齐王刚进京时,他收敛了不少。说心里话,刘瑾实在有些怕齐王,担心自己做的过分,引起他的反感,一旦得罪了这位齐王,皇帝也不一定能保得住他。

    没想到齐王结婚以后,沉浸在新婚燕尔之中?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里。齐王对朝政似乎也漠不关心,只是听说齐王在筹备什么中央银行。而那所谓的军机处神神秘秘的,一天到晚也不知道在忙什么,好像也无暇顾及他。这让刘瑾安心了不少,胆子也大了起来。

    正德皇帝依然故我讨厌政务,只关心玩乐的事情。因为豹房的工程还没有全部完工,正德皇帝很不满意,就把刘瑾叫来质问。工程需要银子,前面的花销被刘瑾贪污了不少,他趁机向正德皇帝奏道:“如果天下官位都由司礼监举用,那么咱们就有银子啦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,正德皇帝居然欣然同意,立刻委托刘瑾去办。

    于是刘瑾开始卖官。山西临汾人、浙江布政使安惟学贿赂刘瑾白银千两,即升为宁夏巡抚;河南鄢陵人、刑部侍郎刘璟贿赂刘瑾白银千两,升为刑部尚书;陕西榆林人、山西按察使陈震贿赂刘瑾白银五百两,升为户部侍郎;陕西汉中人、锦衣卫千户石文义贿赂刘瑾白银千两,升为锦衣卫指挥使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