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檀先是受到惊吓,随即不由觉得委屈,心道:我拍您马屁还拍错了? 朱元璋则一脸严肃地道:“后世新朝科技那般发达,发动百姓能力那么强,也是用了几十年方令国内不再出现大规模蝗灾。” “可是外国却仍有蝗灾肆虐,明显有波及中国的可能。故而那视频结尾都说了,新朝百姓仍需时刻警惕蝗灾,随时做好与蝗灾斗争的准备。” “你居然说什么咱大明十年便可消灭蝗灾,且不再惧蝗灾——若由你督办此事,哪怕拿着后世一整套治蝗方法,也办不好!” 朱檀聪慧,一下子就明白他错哪儿了。 虽然仍觉委屈,但还是干脆利落地拱手道:“儿臣知错了,一定谨记父皇教诲,时刻警惕蝗灾,绝不掉以轻心!” 朱元璋见朱檀态度诚恳,这才神色好了些。 却又对其他朱棢、朱棣等皇子道:“你们也莫要只看到后世治蝗所用各种方法这类表面的东西,须得学到最深层的、更有用的东西。” “做事需发动广大百姓是一方面;在手握制胜之法后不小觑敌人,掉以轻心,仍时刻警惕危险,则是另一方面。” “可都记住了?” 一众大小皇子,乃至几个参与宴席的皇孙,无论听没听懂,都一起拱手应道:“儿臣(孙儿)谨记!” 最后,朱元璋又对朱标道:“标儿,你回头将这视频中提到的治蝗之法整理出来——若有记不清的,便问刘宽。” “待整理好后,便发给蝗灾易发区的地方衙门,让他们照办法实施。” “咱也不要求‘什么十年消灭蝗灾’,但三年内咱必须看到显著的治蝗效果,你可明白?” 朱标郑重点头,“儿臣明白。” 旁边朱棣想到什么,嘿嘿笑道:“大哥,回头别忘了给俺一份儿。” 朱标听了一笑,“怎么,这就替藩国考虑上了?” 朱棣道:“方才那视频中都说了,蝗灾全球都有,甚至有的地方比大明这边还严重,俺将来要在海外建立藩国,自然也要防治蝗灾。” 听了朱棣这话,朱棢等人这才醒悟,当即也跟朱标打起招呼来。 “大哥,咱也要一份。” “太子哥哥,我也要!” “···” 朱标笑道:“行行,待我整理好后,多印刷个几十份分给你们便是。” 旁边老朱看到这真·兄友弟恭的一幕,不禁捋着胡须露出开怀的笑容。 随后便对刘宽道:“准备一下,播放电影吧——对了,这次电影叫什么名?大概讲的什么?” 刘宽知道老朱是怕看不懂才提前询问。 他笑着道:“回陛下,这部电影讲的是后世杂家水稻诞生过程,片名则是后世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字——《袁隆平》!” 第一更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