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瞧着天色也差不多了,往里正爷家走。 穷苦百姓,地种不出东西,一个比一个起得早。 都得上山,找吃的。 和里正的两个儿子打过招呼,林桃把来意道明。 拿出五个碎银子,放到桌上。 “我要升六等民。” 里正瞅着五个碎银子,眼都瞪直了。 “林、林氏啊!你知不知道,六等民年末,每人要缴五百文的人头税啊?” 里正爷五个手指头,摇了又摇。 “五百文啊!你家十一口子人啊!五两银子,可不是小数目啊!” 林桃点头,把碎银子往里正爷手边,推了推。 又问:“里正爷,我再打听下,孩子去私塾,得备些啥?” 里正刚拿在手里的五个碎银子,当当当的,全都落回到桌上。 “你、你、你要送娃去、去私塾?” 张家屯子,几代人下来,就没人上过私塾。 他和村长家,都只是父辈识得几个字,这才得了这份差事。 私塾不仅讲究多,钱更是要大把大把的花。 书本、纸、笔、墨,哪样不贵? 哪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承受的? 林桃看里正爷两眼发直,轻唤了声:“里正爷?” 里正回过神,慢慢悠悠把五个碎银子收好。点了点头。 “那就等劳烦里正爷,早些把等级腰牌领下来。” 新的等级腰牌领下来,得拿旧的来换。 见林桃要走,里正爷问了句:“林氏啊,你是因为让娃上私塾,才升的户籍?” 林桃点头。 “林氏啊!不是叔瞧不上大胖。你家大胖,确实不是读书考功名的料啊!你这银子若是交上去了,就真拿不回来了!年底还得交每人五百文的人头税。这账……” 林桃蹙眉。“谁说读书就一定要考功名了?识字明礼,才更有意义吧!” 没等里正反应过来,林桃背着手离开了。 站在原地的里正,看着那个熟悉又觉着陌生的背影,挠了挠头。 “嘶!不考功名,念私塾干啥啊?” 第(3/3)页